全球旅行箱龙头,营收业绩高弹性修复。
1.全球箱包龙头,旗下品牌矩阵丰富
新秀丽公司于1910年在美国成立,拥有110多年悠久历史,是全球最著名、规模最大的行李箱公司,主要 从事行李箱、商务包及电脑包、户外包、休闲包以及旅游配件的设计、制造、采购和分销。公司长期以来 以主品牌Samsonite(新秀丽)为核心,不断丰富旗下品牌矩阵,自1993年来陆续收购了包括高端商务旅 行箱包品牌 Tumi(途明)在内的8大品牌,覆盖了大众、中端及高端领域,是全球箱包行业的龙头公司。
第一阶段(1910-1955):在美国本土实现崛起。公司由杰西•施瓦德于1910年在美国创立,最早为一家皮箱制造 公司,同年公司开始制造行李箱。1941年公司透过圣经人物Samson(以其力量闻名)选取Samsonite为品牌名称 以表达品牌的强度及耐用性。公司成立初期,美国箱包行业价格战十分激烈,新秀丽没有搅进价格漩涡而是选择高 质高价策略,凭借其精巧的工艺和不断推出坚固耐用的产品,新秀丽逐步在美国成为行业龙头。
第二阶段(1956-2010):全球化布局。60年代新秀丽开始了全球化道路, 1)分销方面,公司与不同地区的当地 优势企业建立合资企业拓展当地业务(通常公司和当地企业按60%/40%的比例持股),借助当地企业的力量迅速打 开市场。2)生产方面,除了核心技术产品自主生产外,其余门槛不高的产品生产外包给第三方供应商,2010年公司 约94%的产品由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第三方制造商生产。3)产品方面,公司不断在产品设计上创新,并根据不同 地区消费者口味设计不同产品,1974年推出的首款带轮行李箱Silhouette、1997年推出的首款直立箱Ultra Transporter、2008年推出坚固轻盈的Cosmolite系列均在市场上反响热烈,并引领了行业的发展。4)1993 年公司 在纳斯达克上市,同年收购了American Tourister,强化北美市场竞争优势。2000 年公司私有化从纳斯达克摘牌。
第三阶段(2011-2017):外延并购扩张带来增长。2011年新秀丽在港交所重新上市,融资97亿港元,自此展开了 一系列收购,拓宽了品牌、品类矩阵和产品价格带,还增加了零售渠道:2012年收购平价箱包品牌High Sierra补充 户外产品体系;2014年收购法国时尚箱包品牌Lipault拓宽女性市场,同年收购美国户外背包品牌Gregory完善高端 户外箱包产品布局,以及收购美国手机保护壳公司Speck(已于2021年出售);2015年收购全球最大机场箱包零售 商Rolling Luggage,同年收购意大利箱包和旅行用品零售连锁品牌Chic Accent;2016年收购美国商务旅行箱包领 军企业TUMI开拓高端轻奢领域;2017年收购全球最大的网上箱包零售商ebags。
第四阶段(2018-至今):疫情受挫,疫后高弹性修复。2019年底新冠疫情的爆发,使旅游行业受挫,新秀丽也受 到巨大冲击,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承压。预计随着全球疫情得到控制,旅游行业的逐步恢复,叠加经济逐步复苏,公 司经营有望逐渐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至23年公司营收已超过19年水平,将持续受益疫后旅游市场恢复。
公司重要股东持股中机构占比较大,其中易方达为第一大股东,截至24年6月30日共持股8%。另外公司董 事会 主 席Timothy Charles Parker以 及配 偶 共持 有 公 司股 份4.02% , 公 司首 席 执行 官Kyle Francis Gendreau持股2.23%。
2.亚洲地区营收反弹强劲,占总收入比例大幅提升
分地区来看,23年亚洲增速反弹超过所有地区,同比增长55.8%,创疫情以来新高,而其他地区增速有所 放缓,尤其北美市场,美国当下的整体消费较为疲软,同时仍在一个高利率和高通胀环境下,人们对未来 几个月外出旅行及消费的开支预期有所减弱,所以拉低了增速。 从22年起,亚洲各国疫情政策有序放开,先是东南亚,其次是日本、韩国等,逐步推动亚洲营收增速,到 22年底,亚洲地区已恢复至高增速趋势,23年亚洲地区营收占比38.8%,首次超越北美成为公司营收占比 最大的地区,同时北美地区占比从40%下降至34%,下滑至第二大营收占比地区。
23年公司总费用率41.4%,同比+0.2pp,总体保持平稳,且低于疫情前水平,19年总费用率44.6%,综合 来看费用管控方面有所优化。 细分费用率来看,销售费用率有所上升,23年销售费用率34.5%,同比+1pp,管理费用率6.8%,同比0.9pp,财务费用率4.3%,同比-0.2pp。销售费用率提升主要来自分销和营销费用的增长,公司适当加强 了品牌投放,同时严格管控其他费用率开支,在总体费用率平稳的情况下加大品牌营销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