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梗文化

何为梗文化

“梗,代表了一种文化现象。梗之所以会流行起来是因为用的人多。谈话中加入某些梗元素,这样想谈话的人都会不自觉地迎合,梗被用得更多了,也就慢慢流行了。反观一些老梗,因为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用得少了,渐渐就会淡出交际语的平台。”

“谈及‘梗’,最初只是出现在综艺节目及短视频中,其意义是‘笑点’。而后,梗更多作为一种圈子文化内的笑点,只有较懂该圈子文化的人才能明白梗的出处与用意,既体现出有趣的特点,又营造出一种心照不宣的氛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梗开始以流行词的形式,走出了原有的圈子,在网民中间广为流传,出现在不同圈子人的视野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逐渐发展为‘梗文化’。”

(摘录自知乎)

“梗文化”在近几年的网络环境中愈发不可忽视。所以在此小编谈一谈所谓“梗文化”到底是什么:

一、“梗”的概念

“梗”其实是个错误的用字,正确来说应该是“哏”,即笑料。在非严谨学术英文语境下可以翻译成“meme”。

meme这个词最初源自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其含义是:“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摘自百度百科)对于当下网络流行的“梗”这个概念,把它解释成“有幽默内涵的典故”比较好。

(图一 来源于网络)

二、“梗”的产生

“梗”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陌生感,二是熟悉感,这二者对立又统一。

陌生感,也可以说是“趣味性”,即一个“梗”有着和人以往认知中完全不同的内容, 这个内容如果新奇有趣,大脑就会加深对它的印象,从而使人对它的记忆更加深刻,甚至主动去寻找更多的新鲜事物。人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去应用它,为社交生活增添更多风趣与幽默 。再加上近年来网络的发达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交流方式,种种小圈子里的亚文化内容被传播开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就像微博的开屏语— “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

熟悉感,即寻找认同。认同感是人类社会,或者说所有生物都非常需要的一种东西。人类从古猿时期就开始学会抱团,那时候是为了生存,后来随着发展,这种行为的目的逐渐转变对共同的利益的追求。到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对独立,比起物理上的“抱团”,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抱团”,还不能是广而泛的精神抱团。这时候,知道同一个并不主流的梗的人之间就会产生一种独特的熟悉感,这代表这些人具有相同的爱好,了解同一个亚文化,甚至有着相同的价值观。

(图二 来源于网络)

如果说陌生感为“梗”提供了载体,使它得以出现,那么熟悉感则为“梗”提供了生命力,使它得以存活并传播开来。

三、“梗”的传播

“梗的传播”和“玩梗”,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玩梗”本质上是人类寻找认同感,即“精神抱团”的过程,是一个社会性行为。“玩梗”是一项社交活动。抛出一个梗,就是在寻找认同者。如果没有人回应,那这次的玩梗社交就失败了;而一旦抛的梗有人接了,那就说明有了认同者。出于人类本能的跟风心理,不想让自己显得“不合群”的人就会主动去学习这些梗。一传十十传百,梗就这样传播起来了。

四、如何正确玩梗

梗文化的初心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过分地使用与追求梗文化,是一种病态的心理。我们不需要也没必要去了解所有的梗,也不必在意周围的人是不是都讲着你不懂的梗语言,不用过分地去迎合他们的梗文化,毕竟,并不是没有了梗与表情包,人与人之间就不能正常交流沟通了。所以适当了解些梗文化便已足矣。

(图三 来源于网络)

梗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各类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中。梗文化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希望在这些梗文化的背后能够体现更多正确的文化价值。

(部分观点参考自知乎)

编辑:刘赫然

校对:韩乐

策划:刘畅

审核:刘畅 吴月琪

相关推荐

【床褥品牌排名2022】10大床褥品牌 產品資訊及購買方便程度排名
寻仙手游野猪在哪抓 宁海县野外地图刷新换线
365bet体育投注官网

寻仙手游野猪在哪抓 宁海县野外地图刷新换线

📅 06-30 👍 356
DNF男法师搬砖谁最强?冰洁师VS爆破师,谁才是你的最佳选择